红色钧官窑----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国家投资、政府经营、集体创作、计划生产的公有制陶瓷企业,以禹县国营瓷厂、禹县钧瓷一厂、禹县钧瓷二厂、神垕镇东风陶瓷厂等“四大名窑”为代表的红色钧官窑,秉承传统,推陈创新,以烧制钧瓷为主,被人们统称为红色钧官窑,也叫共和国官窑。
80年代钧瓷一厂双龙活环瓶
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指示“一定要恢复钧瓷生产”,从50年代后期到80年代末期,“四大瓷厂”存在了约30年时间。在这不平凡的30年中,四大瓷厂为钧瓷的研制、复烧、创新、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他们创新烧制出的钧瓷新工艺作品,先后被党和国家领导人20多次作为共和国国礼赠送外国元首和贵宾。
钧瓷新工艺是指一种以煤为燃料,使用隔焰式推板窑,釉料中以硼铅溶块为溶剂,碳化硅(sic)为固定还原剂,在1250℃――1290℃的高温下,用氧化焰一次性烧成的钧红釉钧瓷产品。“钧瓷新工艺”是相对于“钧瓷传统工艺”的一种叫法。
钧瓷新工艺摸索试验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兴盛于80年代中期,其色泽鲜艳,深受人们的喜爱,曾经风靡一时。但后期随着国家停止对四大瓷厂的投资,瓷厂全部亏损,加上私人窑厂开始崛起,国家政策上公有制企业开始退出历史舞台,红色钧官窑消失。
但钧瓷新工艺的试验成功,为钧瓷的发展开拓出了一条新路子,被人们称之为钧瓷近代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在钧瓷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成为那个时期钧瓷生产的一个标志。留给我们的只有不尽的思考和那些至今仍难以忘怀的“红”色回忆。
钧瓷新工艺是创新产品,也是断代产品。它的烧制时期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思想比较解放,中西文化开始融合,禹县钧瓷一厂、二厂的生产力水平达到了鼎盛时期, 造型丰富、胎细釉丰、色彩靓丽,每一件钧瓷作品的造型、设计、施釉、烧制等都凝聚着多位大师的心血,为红色钧官窑创造了辉煌。 每批原材料矿物质含量大致相同,但在批次上均有差异,而反映在每件作品上,则可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而这些配方和生产记录随着工艺的流失和制造原料的资源枯竭,而无从查找。 所以,新工艺钧瓷是钧瓷烧制历史上最辉煌时期的产品,它代表了钧瓷烧制的最高水平。
投稿/合作热线:0374—2077979
邮箱:taociTV666@163.com
中国陶瓷频道河南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