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567瓷
567瓷至今尚无科学的定义。一般指的是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国营瓷厂生产瓷器的简称。那时轻工业部下辖的国营大型瓷厂主要有红星、宇宙、为民、艺术、建 国、人民、红旗、光明、东风、景兴、新华、红光、雕塑、曙光,这14家国营瓷厂使用统一的底款。此外,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生产的瓷器,也被划分到“567 瓷”里面。
567瓷的艺术特色
567瓷诞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初,那个年代的人干劲足,工作态度严谨,工匠精神处处可见。很多瓷厂都有美研室,美研室的人员由身怀绝技的老艺人和科研人才组成,而且当年的原材料都货真价实,生产出的瓷器真的是堪比玉器。民间老艺人和后人被评为大师的艺术家们创作的陈设瓷精美绝伦,艺术造诣极高。
鲜明的时代性是“567瓷”的最大特点。熟悉历史的 人都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后,曾经历了好几次大的运动。这些政治因素都在瓷器上有所表现。
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景德镇陶研所和国营瓷厂要求“创作出具有民族气派、更新更美的作品”,其中“人 民公社好”是经常见到的题材,也是最有代表性的题材。
在“567瓷”中还有一些为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历史时刻献礼的作品,比如“文革瓷”和“出口瓷”。
“文革瓷”特指在“文革”期间 烧造的反映现实题材的瓷器,有着鲜明的政治倾向,数量极少,且只烧制了四五年的时间。“出口瓷”是在1972年由周恩来总理布置、轻工业部统筹的以出口创 汇为目的烧制的瓷器,品种多为仿古瓷。
“567瓷”以其特定的社会和政治背景,特有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特别的时代和历史旨趣,特殊的生产和创制方式,继承中有发展,发展中有创新,创新中有突破。散发出独特迷人的艺术魅力和独一无二的审美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