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币鉴史,大家好,我是孔方兄。
今天我们来聊聊有着清朝第一名珍之称的“祺祥通宝”。祺祥通宝直径约在2.4厘米间,阔缘无锈,铜质细腻,色泽金黄,面文“祺祥通宝”四字端庄严整,其铜质精黄,铸工精湛,正面文字挺拔,背面左边为满文“宝”,右边为满文“源”。
说完钱币,我们来讲讲与这枚钱币相关的故事,清王朝从顺治至宣统历经267年,共继位10个皇帝,年号却有十一个,这其中咸丰帝之子同治帝载淳曾用过“祺祥”和“同治”两个年号。
公元1861年8月,清代咸丰皇帝病死在承德的避暑山庄,临死前,他把皇帝的宝座传给了六岁的儿子载淳。他深知,年仅六岁的孩童是无法掌管国家大权,于是临终托孤给八位顾命大臣。咸丰死后,懿贵妃叶赫那拉氏被尊称为慈禧太后。载垣、端华、肃顺等辅政大臣,预感到叶赫那拉氏阴谋篡权,为巩固他们的既得利益和地位,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一,朝内的重要官缺都由辅政大臣兼任或支持他们的官员补缺。其二,改元“祺祥”,并铸钱“祺祥通宝”。
同治皇帝六岁丧父,登基为帝,在位期间,由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议政王奕?主持政务,互相配合,推行新政。待到十八岁亲理朝政,但一年后年仅十九岁的载淳便去世,对于载淳的死,清代宫廷史料较明确的记载,是死于天花。由于种种原因,在一些私人著述中,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说他死于天花,有的说他死于梅毒,也有的说他死于疥疮,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纵观清朝十二帝,同治帝确是去世年龄最小的一位,世人皆叹载淳可悲可怜,短暂一生无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