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斋箴沈度(敬斋箴册)

古玩收藏 27℃ 0

众所周知,成熟的书法作品需满足“四要素”:用笔、结构、章法、墨法;合格的馆阁体则需满足另外的“四要素”:方、齐、光、乌。我们来看看历代楷书书法与“馆阁体”对比。

先看魏晋小楷:

魏晋小楷不失自然,大小斜正,错落有致,灵动舒展,潇洒奔放。楷书几千年来举世公认晋唐水平为最,而魏晋高于唐。我们继续看看唐宋楷书:

下面,我们看到清代科举试卷中的“馆阁体”:

尽管大家认可魏晋唐宋楷书更灵动,但不影响大家喜欢“馆阁体”,也不乏偏激之人会认为“否定馆阁体为书法”的观点,是给“丑书站队”、是“吃不到葡萄嫌酸”、是“浮躁偏激”言论。这些爱好者没有真正领悟书法本质:笔墨的自然书写和汉字的抒情达意。

馆阁体漂亮么?当然漂亮,尤其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其识别性高,赏心悦目、人见人爱,做成电脑印刷体更加实用。其实本文绝不是否定“馆阁体”的漂亮和整洁,咱们今天说的重点恰恰是“馆阁体”的漂亮、整洁及其属性。

1、方正,是指字形端庄方正。古代繁简汉字因笔画各异,按理应“因字制宜”、讲究搭配,但是馆阁体要求应试者要把字写得方正均匀,于是截鹤续凫,大字促小,小字展大。导致汉字书写出现了“凫胫虽短续之忧,鹤胫虽长断之悲。”的尴尬局面。书写表达十分拘谨,缺乏生机,更别谈书法艺术情趣和个人风格。

2、齐整。我们知道,楷隶篆要求行或列中心线对其,至于字形可大小互补、左右顾盼,形成错落而有序、规整但生动的韵致,我们看钟繇小楷、二王小楷、颜真卿楷书等都能明确感受到。但是“馆阁体”不一样,它要求中心线和字体两边全部对其,形成高度整齐的列阵模式,不允许出现变化与韵律。

3、光洁,指笔画圆润光洁,这个要求同样藐视书写性,王羲之《兰亭序》都有破锋和贼毫,写字要做到笔 画圆整光洁,就需多次蘸墨,就免不了偶尔描字,所以在古代馆阁体试卷中,经常看到不少涂画别扭的字。

4、乌黑,指写字用墨要乌黑凝重,禁止飞白、枯笔、墨色分明等现象。为了墨色乌黑,科举考试只准用松烟墨,不准用有反光的油烟墨。重点是要达到每个字每一笔乌黑,不能有浓淡分别,这完全违背了自然书写这一书法的特征。

我们来看看明清印刷书体:

看下图,印刷体与馆阁体一起比较一下,你能区别出来吗?

▲(明)沈度《敬斋箴册》, 黄纸本

23.8×49.4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作品文凡19行,行10字,为沈度的小楷作品,属典型的“馆阁体”作品。1418年(永乐十六年)沈度52岁时书,其笔力劲道,气格超迈,通篇结字匀停,行列齐整,形貌丰润淳和,端雅雍容。《敬斋箴册》代表馆阁体最高水准。

全篇布势疏朗,笔意柔媚,然起收之势皆能笔笔力到,一丝不苟,使转应接,飘逸流畅,足见作者勤于临古,已达到法度森然,技法娴熟的境地。

起笔多尖,转折多圆,宝盖右纵,长撇上翘,是此篇点画的主要特征。结字上则时用中宫紧缩之法,如“居”、“帝”、“敢”、“或”、“城”、“弗”、“事”等,颇饶古趣,与元倪瓒相近,但长捺多不稳妥,如“越”、“足”等。

从风格上可以看出沈度的书法师承晋唐,出于《兰亭》之体系,其韵度丰神则更多地是受到赵孟頫书风和同朝而略早的宋克的薰陶,这应该是时代的使然。

《明史·文苑传》云:“度书以婉丽胜”。阴柔秀润、平和姿媚,可以认为是沈度书风的主旋律。

【滕王阁】软头钢笔式毛笔狼毫小楷书法笔美工笔 ¥49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