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山八友简介(珠山八友汪野亭简介)

古玩鉴赏 206℃ 0

邓肖禹:男,名云耕,室名“为绚画馆”,原籍江西省余干县,1920年11月出生于景德镇,2000年10月病故,享年80岁。生前为中国陶瓷美术大师,景德镇陶瓷美术家,曾任市书画院画师、市人大代表、陶瓷美术界老艺术家联谊会理事。肖禹受其祖父邓碧珊(“珠山八友”之一)等前辈影响,自幼对陶瓷艺术具有浓厚兴趣,13岁进入江西瓷业公司学艺,其间曾得到程意亭、刘雨岑等名家指点,受益匪浅。

珠山八友简介(珠山八友汪野亭简介)

40年代后期,他开始独自画瓷谋生,并崭露头角,被人们誉为“小名家”。1950年进建国瓷厂工作,1958年调入艺术瓷厂美研室。他从事陶瓷美术创作60余年,精晶迭出,艺名远扬,在陶瓷美术界颇有美誉。邓肖禹擅长粉彩花鸟和鱼藻,亦作纸画,他崇敬高奇峰、张书旗之画风,效法景德镇花鸟瓷画名家程意亭的笔意和技巧,深得岭南画派之精妙。他的花鸟画多取材于生活中的常见之物,尤喜给雄鹰、白鹤、家鸡等,他善用中国传统的寓意手法,使画面具有无穷的意境,作品生动活泼,构图新颖别致。他的画形神兼备,工写并用,用笔多变,自成一格。

毕渊明:男(1907年--1991年)别号“至乐老人”,安徽黟县人。毕伯涛子。中国陶瓷美术大师,毕渊明幼承家学,秉父传艺工金石、诗、书画、精陶瓷粉彩翎毛、山水、人物、走兽、花卉、猴。[1]尤其画虎,有“毕老虎”之雅号,毕渊明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毕渊明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省文联委员、江西省美协顾问、景德镇书画院顾问。1958年毕渊明被景德镇市政府首批授予“陶瓷美术家”。

汪小亭:男,“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之长子。中国陶瓷美术大师,1906年出生于乐平。1921年人私塾读《四书》、《五经》。1923年随父学画。早期画风酷似其父,运笔轻灵巧逸,构图疏松淡致,画面清丽秀雅,四十年代中期与王小帆、徐天梅等被时人称为“八小名家”。抗日战争期间被抓去当“壮丁”,抗战胜利前夕回到家乡乐平农村,以画宣纸画谋生,尔后画风大变,常以秃笔作画,笔力厚实雄健,洒脱奔放,善作奇山异石,意境苍润,深厚雄强。他从小生长在农村,抗战时期又长期逃难在外,四处奔波,他的作品是写他心中的山山水水,即所谓“画我心中之画”。他技法娴熟,造型能力强,下笔随心欲,形神尽其妙,作品极富内涵,意境深远。

汪小亭的艺术人生是极不平坦的,虽然从小便深得父亲汪野亭的培养及器重,但历史对他极不公平,他从小失去母亲。抗日胜利后,重返陶瓷美术天地,1957年进入“景德镇工艺美术社”,与胡献雅、毕渊明、吴康、陈先水等交往甚密,并同时加入明盟组织。邵式平省长视察景德镇时曾赠给他们毛料呢子制服一套,轰动一时。1958年景德镇市给陶瓷艺人试评职称时给他评为“设计师”,享受国家给予专家物质补贴,1959年进入景德镇艺术瓷厂,1970年在“文革”中不幸去世。近年来,汪小亭的遗作在一些拍卖会上的价格已与“珠山八友”作品不相上下。原因之一是他的作品很有个性,其次是他的传世作品不多。

汪少平:男,(1914年-1970年)汪野亭之次子,名柏。 中国陶瓷美术大师,自幼随父习画,续承其父汪派瓷画之画风,用笔细腻柔婉,轻描淡写,平易质朴,纯真自然。构图平淡简明,多为平远布局,取材大都来自其故乡一河两岸的南国风光。画山石以弧形短线作披麻皴,边皴边擦,挥洒自如,轻松活泼。远山一般呈“人”字形,近山多作斜坡,远近山峦皆喜画岸脚,岸脚下多卵石水草。画水喜作微波荡漾,然后点缀渔舟、轮渡、风帆于其间。画树多以变形“介”字或大小圆点作叶。若枯枝则于枝头点浅淡嫩叶以为春景,或点红叶以作秋景,藏根。主树之干弯曲粗壮,其余树干多硬直以资烘托陪衬,亦常以密集大小浓淡圆点为杂木丛而不露枝干。远树则多以扁平点加干为丛树,或作小松置于山坡山脚处。其着色清丽和谐、古朴素雅、均匀厚实、富于质感,并能加深对画意的表达。因而极少作墨彩画。

3汪少平因长于设色,故其父汪野亭晚年瓷画均由他代笔着色。解放后凡国家重要订瓷,属画山水者,皆由其设色。如1959年庆祝建国十周年人民大会堂大型壁画王锡良所画之“革命摇篮井冈山”、余文襄所画“红色安源”、徐焕文所画“英雄缄南昌”等,均由其设色。于是,其传世的画作便寥若晨星。汪少平之书法与绘画运笔一致,亦善书钟鼎文。

王锡瑞:(1919年—1963年),又名王晓帆 ,系“珠山八友”王大凡之子,中国陶瓷美术大师,陶瓷美术鉴评家,陶瓷美术家。

自幼随父王大凡学艺,1944年,他创办晓帆画坊开店授徒,令陶瓷同行刮目相看。期间,他开发了许多新产品,如新婚用瓷“花开富贵”餐具、祝寿用瓷“以介眉寿”等日用艺术瓷,首开日用陶瓷艺术化之先河。20世纪50年代,作为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的主要负责人和陶瓷工艺社、陶瓷工艺合作社社长,创作了大批贴近生活、反映时代内容的作品。他用现代人物、工农兵学商取代了古代名人雅士的宽袍大袖。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他创作的现代人物《山村走来了邮递员》、《幸福院》、《乡村赶集》、《参观陶瓷馆》等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陶瓷艺术作品。不仅是景德镇陶瓷艺术的领导者、组织者,而且是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开拓者、创新者和实践者,他不仅组织了建国十周年的庆典陶瓷,而且组织研究发明了陶瓷粉彩花纸,为我国陶瓷艺术现代化,为日用陶瓷艺术化作出了杰出的历史性贡献。

徐天梅:江西南昌人,原名徐年,宇天梅,是徐仲南之子,中国陶瓷美术大师,1959年被景德镇市委市政府授予'陶瓷美术家'。他擅长画动物,尤喜画虎、狮,兼及人物、山水、花鸟、草虫等,意趣广泛而笔力老辣。作品以气韵生动,寓情于理,手法新颖,笔精墨妙而见长,无论雄浑之虎,抑或绢秀之花,入于画中笔下,均达意而传神,笔到意随,落笔有声。

陆云山:

男(1901年-1974年)江西丰城人,中国陶瓷美术大师。因家道贫寒,于1910年随家兄陆隐山去天津裕丰瓷行学徒。1915年去唐山画瓷。1918年到上海搪瓷厂画搪瓷。同时掌握了扁笔作画技巧。于1921年到九江为人帮工画瓷。对传统粉彩装饰陶瓷得心应手。1925年又去上海画瓷,受任伯年画风的影响,画瓷技法又有提高。1928年应天津裕丰召请,又得北派画艺之道,因此将南北画艺揉合一体探索自己的风格。1932年重返九江,画名鹊起浔阳。

1937年定居景德镇。1953年走合作化道路进入市第三陶瓷工业社。1956年调入陶瓷研究所(后更名为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和王大凡、刘雨岑、王步等人同堂共艺。他画的松鹤、松鹰、梅等画面深得同行赞誉。1968年调入艺术瓷厂和毕渊明等人共艺。为丰富表现力,创粉彩与新彩装饰相结合,创圆笔与扁笔及指画技法相结合,赋予了陶瓷新彩装饰新的生命力,创出了陆云山自己的艺术风格。陆云山在景德镇艺坛曾有“八小名家”之誉。

余文襄

男,1910-1993年,中国陶瓷美术大师、景德镇“雪景大王”,又名恂松,别号华舜,斋名:明泉古屋。原籍江西都昌,世居景德镇,中国陶瓷美术大师,擅长工艺粉彩雪景山水,其作品风格意境深远,用笔雄浑,给人以高洁旷达,豪放壮观的感觉。在当时被称为“八小名家”。1913年就读于江西省立乙种工业学校,1925年从何许人学艺。6年的学艺经历。1959年被景德镇市委市政府授予“陶瓷美术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代表作有“扫雪图”、“雪归图”、“赏雪图”等,在全国多次陶瓷美展中获奖。

余文襄自小酷爱陶瓷美术、拜高师学艺、练就了扎实的雪景绘画功力,随着功底的不断扎实,其作品,布局自然,主次分明,意境深远,极富诗意,他在继承传统雪景技法的基础上,另辟途径,在岁寒萧索、冰天雪地的景致中表现春的信息和勃勃生机,作品充满纯朴庄重的意境,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被人誉为“雪景大王”。余文襄一贯重视传统,在传统上下过很深的功夫,但绝不为传统所束缚。他早年创作的精晶、瓷板画“踏雪寻梅”,在构图上,—反当时流行的段叠式旧章法,大胆采用前人并不多见的“高远”构图法,非常巧妙的将近景、中景、远景的层次层层推进,井井有条而又富于变化,境界显得是那样幽深;引人入胜;山石、树木;流云等景物穿插有致;小杯、溪水、人物、草舍安排得当。整个画面显得和谐、丰富、别致,人、水、树、石在白雪皑皑的世界里静中有动、以静为主,饶有诗情画意。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那正在小桥上缓缓行走的小书僮肩上扛的那株梅花枝,·虽然着笔不多,却红艳夺目,跟周围的雪茫茫的境界形成极为强烈的反差,真不愧为是“画龙点睛”的妙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