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云纹铜禁(河南博物院9大镇馆之宝)

古玩鉴赏 114℃ 0

说起云纹铜禁,不得不提一下咱们平时撸串、聚会时的灵魂——酒了。在我们现在看来 ,聚会撸串时喝个小酒再正常不过了,可你敢去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喝个酒试试,聚众饮酒是要入刑的。 因为当时的周人觉得夏商亡国的重要原因就是“ 嗜酒无度”,所以 就颁布了中国第一条禁酒令 “普通民众不能饮酒,王公贵族在祭祀时才可以饮酒”,正式把禁酒上升到国家层面。而且周人还把放酒的案几称为“禁”,也就是禁止嗜酒的意思。

河南博物院云纹铜禁(河南博物院9大镇馆之宝)

云纹铜禁是1978年在河南南阳淅川下寺楚墓出土,是春秋中期的青铜器,当时出土的除了云纹铜禁之外还有七件‘王子午鼎’,子午又被称为王子庚,是曾经饮马黄河问鼎中原的楚庄王的儿子。他曾经担任楚国的令尹,也就是宰相。他屡次北伐东征,战功显赫,深受父亲楚庄王宠爱,因而在死后以诸侯的级别礼葬,鼎和铜禁就是他的陪葬品。废话不多说,今天咱们的主角还是云纹铜禁

禁上面正中是一长方形平台,为放置器皿用的。禁身四周攀附有12个铜怪兽。怪兽有角,张口伸舌,凹腰,兽面状,尾上卷,前爪攀附禁沿,后爪紧抓禁外壁,似欲吞饮禁上的美酒。禁下附虎足10个,虎昂首挺胸,凹腰扬尾,虎尾作管状与禁下铆钉相接以承托禁身。整个器物造型庄重而制作精美,实为一罕见的珍品。这也就是现在我们在博物院里看到的铜禁,可谁能想到这么精美的国宝,出土时确是损毁严重成了七八块的残渣?面目全非!“在修复室把麻袋打开时,不仅让人倒吸一口凉气”,把当时的修复人员吓一跳。

历时近四年,河南博物院文物修复师用了20多种工艺,最终让铜禁重放异彩。修复后的铜禁通高28.8厘米,器身通长131厘米(长103),通宽67.6厘米(宽46),重94.2公斤。其器身以粗细不同的铜梗支撑多层镂空云纹,十二只龙形异兽攀缘于禁的四周,另十二只蹲于禁下为足。是我国迄今发现用失蜡法铸造的时代最早的铜器,其工艺精湛复杂,令人叹为观止。

要知道有关失蜡法的记载直到唐代的文献中才有记载,因而有人就认为失蜡法来源于印度,云纹铜禁的出现,将我国失蜡法出现的年代向前推进了1100年。直到今日在中国出土的此类铜禁文物不足十件。

2002年国家文物局发布的《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红油64件(组)一级文物禁止出国(境)展出,淅川出土的云纹铜禁就位列其中,成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文物现藏于河南博物院,是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馆之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