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章纹饰(十二章纹饰的历史沿革)

古玩收藏 89℃ 0

本文为史图馆专栏约稿,仅代表作者观点,与史图馆立场无关。

《红楼梦》第三回写黛玉在贾府“荣禧堂”前,看到一幅对联:“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这“黼黻”(音“辅扶”)便是古代礼服上的纹饰“十二章”的两种,此处用来比喻文采。那么“十二章”又是什么?它又是怎样成为了帝王礼服上的“常客”呢?

根据《周礼》记载,有“司服”之官,掌制各种衣服,其中帝王的礼服——冕服有六种,即所谓“天子六冕”,冕服上衣玄色(黑中带红),下裳为纁色(红中带黄,色如落日,音“勋”),但是并未提及有什么样的纹样。

《尚书·益稷》章中假托舜训诫禹,首次提及了被后世称作“十二章”的纹样:“予(舜自称)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音“痴”)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东汉的郑玄据此认为,《周礼》中冕服上的纹饰即为所谓“十二章”;后代对十二章的使用,也多从之。(各家对于十二章的理解多有不同,由于本文是服饰史科普而不是思想史科普,暂且不论)

但是在先秦,十二章只是贵族中流行的服饰纹样之一,《诗经·终南》“君子至止,黻衣绣裳”(此“君子”,古人认为是秦君,现代人认为是歌者的心上人)一句,即为其证

十二章即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共十二种。其中,华虫原指的是某种色彩艳丽的动物,后来以雉鸡代指;宗彝是祭祀中使用的一种酒器,两只一对,上绘虎﹑蜼(一种猿猴,音“尾”),象征对祖先的孝敬、对神灵的供奉;藻即水草,象征洁净;粉米即白色的米,象征农业;黼为斧形,象征权力;黻为繁体的“亞”字形,来源不可考,一般认为其背向之形象征背恶向善。

“秦以战国即天子位,灭去礼学”(《后汉书·舆服志》,下同),所以章服制度的真正确立恐怕要晚到东汉时期。东汉永平二年(59),汉明帝命有司研究古礼,制定了一整套完整的服制,其中就包括将十二章纹绘制在冕服上:“天子、三公、九卿、特进侯、侍祠侯,祀天地明堂,皆冠旒冕,衣裳玄上纁下。乘舆(天子)备文(有着齐备的纹样),日月星辰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九章,九卿以下用华虫七章”。

隋朝确定了十二章在冕服上的具体位置:“于左右髆上为日月各一,当后领下而为星辰,又山龙九物,各重行十二,……衣质以玄,如山、龙、华虫、火、宗彝等,并织成为五物:裳质以纁,加藻、粉米、黼、黻之四。”(《隋书·礼仪志》)日月分列在双肩上,星辰位于后背,其他九种排列于正面,每行十二个,上衣五种(加日、月、星共八种),下裳四种。唐制与之类似。

宋初之定制,与隋唐不同,“衮服青色,日、月、星、山、龙、雉、虎蜼(即宗彝)七章。红裙,藻、火、粉米、黼、黻五章。”(《宋史·舆服志》,下同)建隆元年(960),太常礼院上书请重定服制,其中对冕服的描述如下:“玄衣纁裳,十二章:八章在衣,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火、宗彝;四章在裳,藻、粉米、黼、黻。衣褾(袖口,音“表”)领如上,为升龙,皆织就为之。山、龙以下,每章一行,重以为等,每行十二。”形制大略与隋唐同。仁宗景祐二年(1035),将衣改为青色;南宋“仍旧制”,用玄色。

元朝冕服与宋朝大体相同,只在每种纹样的数量上有所不同。“衮龙服,制以青罗,饰以生色销金帝星一、日一、月一、升龙四、复身龙四、山三十八、火四十八、华虫四十八、虎蜼四十八。裳,制以绯罗,其状如裙,饰以文绣,凡一十六行,每行藻二、粉米一、黼二、黻二。”(《元史·舆服志》)

“十二章”冕服实物存在最早的,便是明代皇帝的冕服。洪武元年(1368),定冕服制,依照古制而进行删减,太祖认为古代的“五冕”制度过于繁琐,故只定一种冕服,“祀天地、宗庙及正旦、冬至、圣节、朝会、册拜,皆服衮冕、玄衣纁裳……衣六章,画日、月、星辰、山、龙、华虫;裳六章,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明太祖实录》,《明史》记载确定正旦、冬至等着冕服在洪武三年)明代“复衣冠如唐制”,所以冕服的颜色也恢复了古代的“玄上纁下”。与唐制不同的是,十二章的位置从上八下四变成了上下各六个。洪武十六年(1383),下裳改为黄色;二十六年(1393)又改回纁色。

永乐三年(1405)再次改动服制,将十二章的排布改为上衣八章、下裳四章,沿用至嘉靖初年。但是在实际穿着中,“衣常掩裳”,使得图案有时候会被遮盖。

议礼爱好者明世宗在嘉靖八年(1529)更定了冕服制度,改颜色为上玄下黄,合“天地玄黄”之意;上下各六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其序自上而下,为衣之六章;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其序自下而上,为裳之六章。”六章排列也从左右各一行变成了各两行。

在神宗定陵的考古发掘中,没有发现上衣下裳中的玄色上衣(只发现了一件黄色下裳),但是发现了一种无记载的袍式礼服,相比上衣下裳制礼服简化很多(戴翼善冠而非冕,也就不能再叫“冕服”了),无蔽膝、大带、绶,仅配革带。(如下图)

定陵出土礼服复制品,团龙两侧排列的便是十二章中的六章,从上到下分别是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穿上之后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两袖上有四只“华虫”,肩上为日、月与龙,星辰和山应在背面)

穿着效果大致如下(注意红色圆圈处露出的章纹,即嘉靖提出的“露裳之六章”):

明朝冕服制度的另一个变化在于,冕服和十二章成为了皇家专属,皇太子、亲王冕服九章(太子上衣为玄色,亲王上衣为青色,因为玄色象征天未明之时,故亲王及以下不得用),亲王世子七章,郡王五章,其余人不得服。(此前从隋唐到宋,一定品级的官员均可服冕、用减等的十二章纹样)

藩国受册封之后,也会受赐十二章冕服,比如朝鲜,就把明制冕服用到了1910年(大韩帝国建立后,国王以天子礼制着十二章冕服,仍明制之旧)。清初礼制未定,所以十二章的用法也并不规范,只有部分朝服、吉服(龙袍)使用了十二章纹样,而且形制也不规范,多有减损。

沈阳故宫藏十二章龙袍料

相比明朝后妃只可以使用黼或黻纹,清代后妃在十二章的使用上相对宽松,现存的清代后妃常服和吉服中,均有使用完整十二章或者减章的实物例证,可见明清对后宫的礼制规定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清朝灭亡,民国建立,1913年北洋政府征集国徽。在设计国徽的过程中,鲁迅(对没错就是那个鲁迅)、钱稻孙和许寿裳三位设计者将西方式纹章与十二章结合,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徽——十二章国徽(又名嘉禾国徽)。

图解: 1-星辰 2-白色的颗粒,即粉米 3-藻 4-一对金杯,即宗彝 5-华虫(雉鸡)

6-由黄色丝带结成的山形(红线圈出部分),鲁迅在解释中称“因山作真形,虑无所置,则结缕成篆文”

7-黻 8-斧形,即黼 9-龙和龙背上的火焰

10-嘉禾后的盾形,象征稳定

11-龙头处的月亮

12-嘉禾,吉祥的象征,取自汉代《五瑞图》石刻

13-太阳

在国徽极小的篇幅内能够融合如此多的要素,而且中西合璧,这一国徽的设计可谓别具匠心。这,也是十二章这一历史悠久的纹样最后一次代表国家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

参考资料:

安平秋分史. 二十四史全译(全88册)[M].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4.

李理. 论明宫服饰对清宫服饰的影响——以明、清宫廷服饰上的“十二章”及“补子”为例[J]. 故宫学刊, 2014(2).

尚民杰. 冕服十二章溯源[J]. 文博, 1991(4):57-62.

赵中男. 明代宫廷典制史[J]. 2010.

董进. Q版大明衣冠图志[M].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