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琅琊台刻石(秦始皇琅琊刻石)

古玩收藏 90℃ 0

说起《琅琊榜》,大家都很熟悉了。

但琅琊台刻石估计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了。

《琅琊榜》和琅琊台刻石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据一笑考证,二者除了都叫“琅琊”外,再无半毛钱关系。

其实说起来,琅琊台刻石在历史上的名声远比《琅琊榜》高——再过几年谁还记得《琅琊榜》?

但琅琊台刻石可是小篆代表作之一,也是秦代传世最可信的石刻之一,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为研究篆书、篆刻学和学习小篆的人必学之作。

琅琊台刻石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二次巡游,登临琅琊山时,命李斯所书,所以也算是李斯的真迹。

其内容主要是记述秦始皇“器械一量,同书文字”与“功盖五帝,泽及牛马”的功劳。

后来秦二世又加刻了一份诏书,再次强调了他爹秦始皇的英明伟大,还是请李斯代笔。

可惜的是,到了宋代,刻石就只剩下秦二世的诏书了。

附上刻石铭文原文,方便大家对照拓本看(当然拓本没这么完整了):

维二十八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圣智仁义,显白道理。东抚东土,以省卒士。事已大毕,乃临于海。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应时动事,是维皇帝。匡饬异俗,陵水经地。忧恤黔首,朝夕不懈。除疑定法,咸知所辟。方伯分职,诸治经易。举错必当,莫不如画。皇帝之明,临察四方。尊卑贵贱,不逾次行。奸邪不容,皆务贞良。细大尽力,莫敢怠荒。远迩辟隐,专务肃庄。端直敦忠,事业有常。皇帝之德,存定四极。诛乱除害,兴利致福。节事以时,诸产繁殖。黔首安宁,不用兵革。六亲相保,终无寇贼。驩欣奉教,尽知法式。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

苏轼任密州太守时,作《书琅琊台篆后》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二十八年亲巡东方海上,登琅琊台观日出,乐之往返,徙黔首三万家台下,刻石颂秦德焉。二世元年,复刻诏书具在”。

著名女文学家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写的《金石录》也记录着:“秦琅琊台刻石,在今密州。其颂诗亡矣,独从臣姓名及二世诏书尚存,然亦残缺。”

1598年,山东诸城知县颜悦道在琅琊台上建海神庙,并修整琅琊台刻石,切下残存的后半部分嵌于碑上。

1763年,诸城知县宫懋让见刻石裂开,溶铁束之。

只是当时冶炼技术不过关,到了清道光间铁束就被锈蚀得断裂散开,导致刻石崩碎。当时的诸城知县毛澄只能建个亭子,为残石遮风挡雨。

没想到建亭忘了设避雷针。1900年,碑石遭雷击,再次散失。

1922年,诸城负责巡视学务的视学王培裕寻得刻石,虽然已是一些散碎石块,但拼合起来后,发现伤损还算不多,被藏于县衙之内。

解放后,1950年,琅琊台刻石先是藏于山东省博物馆,后于1959年调拨给中国历史搏物馆(现改名为国家博物馆),成为国博的镇馆之宝。

琅琊台刻石

琅琊台刻石高129厘米,宽76.5厘米,厚37厘米。

现在流传最广的拓本是明拓本,存篆书13行,每行8字。

虽然字迹剥蚀模糊,但还是可以看出其笔划接近《石鼓文》,用笔既雄浑又秀丽,结体的圆转部分又比《泰山刻石》圆活——毕竟是少有的秦篆原本,所以仍可于此揣摩到秦篆的笔意。

清杨守敬跋《琅琊台刻石》说:“嬴秦之迹,惟此巍然,虽磨泐最甚,而古厚之气自在,信为无上神品。”

康有为也在《广艺舟双揖》中说:“秦分裁为整齐,形体增长,盖始变古矣。然《琅琊》秦书,茂密苍深,当为极则。”

虽然秦始皇巡游时到处刻石,但随着秦朝的覆灭,大多数的刻石或被人为损毁,或被自然侵蚀,至今仍较完整遗存的只有琅琊台一石。

琅琊台刻石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刻石之一,秦刻石存字最多者,完整的保留了秦篆开创者李斯的真迹,实为中国书法传世之精品。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数次出巡各地,留下了七处刻石。

除了前面介绍过的泰山刻石、峄山刻石和本节的琅琊刻石以外,还有之罘(fú )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以及会稽刻石,又称“秦七碑”,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未完待续,下一章讲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