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绣是我国的四大名绣之一(中国刺绣的发展历程)

古玩收藏 128℃ 0

1959年,一幅汴绣作品《清明上河图》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被陈列于人民大会堂,新颖的形式真实地再现了张择端笔下宏伟浩繁的画卷。绣品一经展出,中外观者无不叹服,汴绣之名,自此传遍四方。

汴绣,素有“国宝”之称,是流传于河南开封一带的传统刺绣艺术。汴绣既长于绣制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等传统题材,又精于摹绣名画,其绣作形象逼真传神,技艺精巧细腻,色彩古朴典雅,是刺绣艺苑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中国刺绣艺坛百花齐放(图自图虫网)

锦绣交辉

汴绣,起源于北宋,至今已有九百余年的历史。因北宋的国都开封在当时又被称作“汴梁”“汴京”,故得名“汴绣”。

北宋初年,天下大定,百业俱兴。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汴京刺绣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北宋手工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

崇宁四年,为适应刺绣发展的需要,汴京成立了一所专门教授刺绣技术的学校——文绣院。文绣院成立以后,各路优秀的绣工匠人齐聚汴京,切磋技艺,使汴绣的发展到达了一个新的水平。《东京梦华录》中以“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之言赞誉汴绣。

大到宫廷,小到寻常百姓家,汴绣在汴京随处可见。宫廷里,有文绣院杰出绣女三百余人,专为皇帝王妃、达官贵人刺绣服饰和绣画;在民间,放眼望去,十里都城到处是珠帘绣额,巧制新装,名绣佳作,竞相生辉。

北宋绣女技艺高超(图自图虫网)

徽宗年间,文绣院开设绣画专科,将绣画分为山水、楼阁、人物、花鸟等,且形成相应的绣品生产培训和管理制度,汴绣工艺步入成熟。

宋室南迁之后,大批优秀的汴绣工匠散落四方,汴绣流入民间,不复往年的辉煌。明清以后,中原地区连年战乱,经济凋敝导致汴绣更趋衰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继承宋代汴绣传统工艺,开封先后成立了汴绣合作组、汴绣合作社、开封汴绣厂。通过挖掘、整理与研究河南民间刺绣,取其他绣派所长,汴绣在原有的工艺水平上创新了针法、题材、构图等技艺,再度迎来发展高潮。

如今,汴绣艺术在华夏大地扎根、发芽,绽放出束束娇艳的花朵。

绣坛一绝

汴绣广采各地技艺之精华,绣品既有苏绣雅洁活泼的风格,又有湘绣明快豪放的特点,多年来以绣工精致、针法细密、图案严谨、格调高雅、色彩秀丽而著称。

针线绣人生(图自图虫网)

相较其他绣种,汴绣善于绣制历代书画名作、历史长卷作品,代表绣品有《清明上河图》《百骏图》《簪花仕女图》《五牛图》《夜宴图》《洛阳牡丹》等。

汴绣的此类书画绣作一问世就获得高度赞誉,创绣坛一绝。其成品“绒彩夺目”,绣制花卉时,严整富丽,形态娇而不冶,色彩艳而不俗;绣制人物时,形象神态准确,有层次有质感。整体画面在忠实于原画大师艺术风格的同时,又表现出汴绣独有的工艺特点。

汴绣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深受中国画笔墨的影响,将笔墨效果融入绣线的运用中,使得点、线成为绣品画面构成的基本造型元素。

绣线色彩明艳(图自图虫网)

汴绣的点有生气、有活力,在绣品中通常用打籽绣的方法来表现;汴绣的线,则通过长短、方向、曲直、粗细等变化来表现不同的情感,如水平线体现宁静、深远之意,垂直线代表坚毅、庄重,曲线时而象征柔和的节奏,时而表达活泼的律动。

在色彩运用上,汴绣追求整体和谐的效果,注重装饰图案与色彩的有机结合。如花卉类绣品,绣匠在花与花、叶与叶之间总能有较柔和的过渡和强调;或反复使用几种颜色的绣线,使绣品上的颜色形成连续的照应,以呈现层次分明、对比适当的画面。

传千年宋韵,绣十指春风。当代的汴绣,是艺术集大成的珍品,更是汴绣人智慧和毅力的结晶。